荆门测管联动助力水质持续提升

  发布时间:2022-05-27 11:09

  湖北省荆门市坚持测管联动,精准靶向施策,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。今年1-3月,全市16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93.8%,同比提升18.8%,劣Ⅴ类为0;22个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95.5%,劣Ⅴ类为0。西荆河积玉口荷花村、新埠河山河电站、长湖后港及竹皮河马良龚家湾4个断面从IV类提升至Ⅲ类;浰河去年消除劣V类后,今年从IV类提升至Ⅲ类;漳河水库连续保持Ⅰ类,全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。

  测管联动突出“快”。强化监测、监管、执法力量联动,形成水质预警、调查分析、处置反馈闭环管理。充分利用26个省、市水质自动站,加强水质预警处置,每天实时预警、快速响应。一季度发布水质预警43期,快速落实污染物削峰措施。加强手工采样监测,对重点断面每月提早开展前期监测,及时处置水质问题。

  水质考核突出“严”。将22个国控及省控断面考核指标分解落实,并确定24个市控断面,明确各地考核目标,压实属地管理责任。加强长江经济带跨界断面水质考核,将18个断面纳入跨界断面考核,每月监测并通报,上下游联动管控。将46个河湖长制断面水质情况每月通报市级河湖长制办公室。出台《关于加强漳河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定》及《荆门市贯彻长江保护法工作方案》,完善治理机制并定期调度。

  问题排查突出“准”。盯紧水质,对流域开展“体检”。浰河聚焦“三磷”问题,排查12家涉磷企业、9座渣库,开展多轮整治。天门河及西荆河聚焦管网问题,天门河排查问题8个,已整治3个;西荆河排查问题76个,已整治68个。竹皮河聚焦上下游污染,发现问题9个,已整治4个,对支流革集河排查10多次,解决管网破损问题。

  排口整治突出“细”。坚持“有口必查”,推进长江入河排口专项整治,619个排口已完成整治354个。委托第三方对长湖排口进行排查整治,20个排口已完成“一口一策”整治方案。浰河35个排口及竹皮河10个问题排口已完成整治,对竹皮河沿线31家重点企业雨水排口进行3轮排查,整改12家。

  项目治理突出“实”。加强工程治理,投入资金约4.05亿,开展了西荆河城区管网改造、完成沙洋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、建设西荆河河道综合治理项目;完成长湖后港镇万亩稻虾养殖尾水治理、推动长湖湖滨带生态治理项目建设;实施新埠河截污干管改造工程、完成爱飞客污水处理厂扩容,新增处理能力800吨/日;在完成竹皮河7个治理项目基础上,基本完成江山水库河道生态修复工程、完成牌楼污水处理厂二期,新增处理能力2500吨/日;天门河流域持续实施6个治理工程;完成浰河石桥驿集镇段环境综合整治和叶冲水库治理工程。

  生态保护突出“补”。既要减污,又要增容。持续推进天门河、竹皮河断面水质考核,按月征收生态补偿金。制定新埠河流域水质目标考核补偿办法,将兴垱支流、凤凰水库支流纳入补偿。建立漳河库区保护性生态补偿机制,将水质、经济林、公益林等纳入补偿。强化水资源保障,水利、环保部门联动,对竹皮河、天门河等开展生态调度,有效保障河湖基本生态流量。

  技术支撑突出“专”。借助科研机构力量,运用专业手段治理。针对长湖水质问题,先后聘请省环保、农业、林业、水产、水利等专家,开展科学研究。将长湖及漳河水库保护纳入长江驻点研究二期并启动。委托省环科院等机构为我市重点谋划项目11个。

  河湖长制突出“真”。高位推进河湖长履职尽责,真抓实干。市委书记王祺扬专题现场督导竹皮河综合治理,要求加快竹皮河治理工程建设,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;市长李涛专题督办长湖生态治理项目及长湖水质提升情况;市委副书记赵少莲专题调研督导汉北河生态保护;分管副市长雷华多次督导调研竹皮河、新埠河、长湖等流域治理。(罗明飞)

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